您当前的位置: 德惠 >> 德惠美食 >> 不分昼夜守护你平安

不分昼夜守护你平安

第4号台风“黑格比”正面登陆乐清

风雨飘摇中

还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不分昼夜

守护这座城市的平安

即便风雨再大

依然有他们

稳稳地撑住那方安宁

24小时坚守“命门”

找准最佳闸门开关时间

叶圣进操作闸门。

昨日,胜利水闸,四面八方汇来的浑浊的溪水通过闸门呼啸着奔向大海。台风“黑格比”过后,大范围暴雨致使乐清多处溪流水位暴涨。作为连接乐清市区与乐清湾出海口的水闸,胜利水闸泄洪最快,成为乐清市区最前线的“命门”。

快60岁的叶圣进是胜利塘管理所的工作人员,已在这里坚守17年了。台风“黑格比”登陆前的几日,他忙着观察水位、巡视堤坝、根据水量开闸关闸,始终紧绷着守卫水闸安全这根弦。闸门若失守,就可能出现海水倒灌或者洪水滞留,将造成主城区严重内涝。

“现在内河水位暴涨,要及时开闸放水,将内河水排到海里降低水位,缓解城区内涝。”昨日上午10时,记者见到叶圣进时,他正值守在闸门调控操作台,随着阵阵“轰轰”声响,内河水顺着六孔水闸流向乐清湾。

“洪水来的时候,开关闸门仅仅是几分钟的事。等到涨潮的时候水闸就必须马上关闭,否则海水倒灌,后果不堪设想。”叶圣进解说道。

为了尽量降低台风“黑格比”对乐清城区带来的影响,闸门开关时间的科学性显得尤为重要,要尽量多地排出积水,也要防止海水倒灌。8月3日起,叶圣进随时根据雨量变化和潮水涨落情况以及防汛指挥部的通知,适时控制水闸的开关。8月3日16时许,他接到第一道指令:开两孔泄洪,18时多又接到第二道指令:开启四孔闸门排水。8月4日凌晨2时30分许,接到第三道指令:开六孔泄洪。开关闸门虽然都靠电力启动,但还是有技巧的。在闸门接近水位一米,这时最好操作,要不然溪水产生的张力会压迫得闸门无法开启。整整一夜,他都紧盯着电子屏幕上的水位变化,仔仔细细做好记录。

8月4日8时许,“黑格比”登陆4小时后,叶圣进再次穿上雨衣,与胜利塘管理所的同事们到堤上开始新的一轮巡逻。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他在水闸堤坝上来回查看,观察内河和海面水位变化,巡查堤坝是否有裂痕等安全隐患。此时,叶圣进额头冒出了汗珠,对他来说,每一次开关水闸都是一次责任,关乎着城区居民安全,他必须24小时坚守在胜利水闸这座“命门”上。

24小时不合眼

通宵紧盯“黑格比”动向

陈宣淼紧盯台风动向。

“预计未来3小时,乐清阴有暴雨局部大暴雨。过去3小时,乐清市实况雨量.5毫米。各乡镇(街道)雨量实况为,龙西乡.9毫米、城东街道.7毫米、仙溪镇.6毫米、城南街道.7毫米……”8月4日7时22分,当天值班的气象预报员陈宣淼通过平台发布这条短时临近预报信息后,站起来伸了个懒腰。这一晚,从台风“黑格比”步步紧逼到最后登陆乐清沿海一带,他一直处在紧张有序的工作状态下,每一小时预报一次气象信息,让他几乎没合过眼。

对于工作20多年的陈宣淼来说,赶上台风夜值班,虽早已习以为常,但每一次都不敢丝毫等闲视之。8月3日16时,他上班后先和上一个值班同事进行工作交接,然后坐在电脑屏幕前,聚精会神地分析台风情况,每次做预测,他都会细致分析天气图,根据图上显示的信息,以及省气象局和周边城市气象局会商等,解读分析后对台风做出预测。

8月3日,随着市气象局将重大气象灾害(台风)业务服务应急响应由Ⅱ级提升为Ⅰ级,陈宣淼要每一小时发布一次短时临近预报信息,通过对台风路径和风雨影响进行加密分析研判,为各部门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台风‘黑格比’自8月1日20时生成后,别看它个头小,但性子急,结构紧凑,正面袭击乐清后,雨量影响比较大。算起来,台风有十几年没有正面登陆乐清了,上一次好像是年。”陈宣淼告诉记者,台风“黑格比”来势汹汹,这一个晚上,他密切监测其移动路径,科学研判天气形势变化,全力做好风雨监测预报预警工作。

陈宣淼说,每次遇到台风等突发性天气,气象预报员都会应急值守,24小时紧盯气象变化,彻夜无眠是常有的事。气象预报工作看似枯燥,但很有意义,因为预报准确多一分,受灾概率就少一分。

24小时跑不停

救护车架起生命“桥梁”

救护车司机连世荣。

看着前方淹没过膝盖的水位,停在路中央一辆辆熄火的轿车,饶是像连世荣这样驾龄15年的老司机心里也觉得紧张,生怕一个不注意,自己正驾驶着的救护车驶进深水区,出现抛锚熄火,耽误了救人的时间,所以兜兜转转多绕了好几个大圈,才匆忙赶到患者的家中。

“心里急得不行哦!”8月4日上午9时许,救护车司机连世荣接到出勤电话,一位家住在虹桥新城小区的户主,因家中门窗被台风打落,大腿动脉被割伤。“通过电话医生已经对他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指导,我们得抓紧上门。”医院七八分钟的路,因为路况不佳、水位过高,愣是近20分钟才接到了人。

连世荣是南塘卫生院的一名救护车司机,今年乐清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他和李赛凤临危受命,被派驻支医院,负责转移、运送新冠肺炎疑似、确诊患者,多个日日夜夜,一直坚守在岗位,凌晨三四点钟出车成了常态。因为住宿条件有限,医院的保安岗亭里,可他从未有过一句抱怨,总是默默地做着自己的工作。

这次台风“黑格比”登陆乐清,8月4日凌晨3时多,医院的一辆救护车出车时路上遇故障抛锚,所以连世荣又一次临危受命,冲在了抗台一线。

像连世荣这样坚守岗位不松懈的工作人员还有很多。面对来势汹汹的“黑格比”,急救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彻夜未眠,应对一个个警情,承载的是一份份重任,屋外风雨呼啸,屋内警铃不断。8月4日凌晨,受台风影响,通讯突然中断,为保障救治时间,指挥中心各个站点的救护车医生和司机时刻处在备战状态,24小时待命。

急救指挥中心调度员郑安平冒着大风大雨赶往指挥中心维修线路;值班司机张德惠,医生赵梦琪台风天夜里不间断出车,接送患者路上遇到种种困难,保护群众生命安全,使患者能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8月3日16时至8月4日20时,乐清市急救指挥中心共接警次,出车87趟,各急救站点救治人员约90人。

24小时连轴转

党员干部坚守岗位转移群众

张彭余工作中。

“这是谁的车,后窗玻璃全碎了。”

“彭余的。”

“他人呢?”

“还在海塘边……”

这是8月4日中午,翁垟街道机关工作群的一段对话。

作为今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最先直面的乡镇街,翁垟街道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这个不眠夜中,翁垟街道工作人员坚守岗位,转移人员,用初心守卫群众的安全。

8月4日中午,风雨渐停,忙碌了一夜的工作人员在自查办事处大院车辆时,发现一辆被瓦片砸损的小轿车,这辆车的主人正是翁垟街道党员干部张彭余。

作为翁垟街道农村农业办主任,张彭余和同事一起早在两天前便发送预警信息,提前为领导部署抗台工作做好参谋。8月3日22时许,风雨渐大,张彭余顶着暴雨又到沿线海塘堤坝巡查,及时要求开闸放水,避免海水倒灌。低洼地段以及老旧房的住户最是牵动着翁垟党员干部的心,大家连夜转移了人。

“尽管做了充分准备,这次的雨还是比我们预估的大。”8月4日凌晨3时30分,台风“黑格比”正面袭击乐清。在张彭余的记忆里,台风“黑格比”登陆后,其台风眼在翁垟停留了近一个小时,直到凌晨4时许狂风骤雨再起。这近一个小时的“平静”,令张彭余等街道干部提心吊胆,担心农户抱着侥幸心理回到田间,工作人员连夜再次通过信息平台嘱咐辖区农户做好预警防范,注意自身安全,千万不要外出。

昨天一早,他又冒着大雨,趟着泥泞前往各海塘巡查,查看水位情况,及时要求开闸放水。接到同事电话后,张彭余来不及看一眼自己爱车的受损情况,给修理公司打去电话后,又匆匆踏上了灾后受损情况排查的道路,为政府灾后重建提供第一手资料。他知道此次台风令农作物受损严重,党和政府的关怀,将为农户送上最及时的温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28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