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s_bjzkbdfyy/791/
德州天衢新区规划图
﹃德州惠民保﹄上线
德州市应用技术研究院项目
市政务服务中心帮办代办区一角
市领导为华鲁恒升送贺信
乡村振兴齐鲁论坛在我市举行
高标准建设的堤岭家园安置房
德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正式启用
四女寺水利枢纽安全行洪
郭淋淋(左二)在东京奥运会比赛中
1德州天衢新区设立
12月3日,经省政府同意,《德州天衢新区发展规划》印发实施,规划期至年,展望到年。根据规划,新设立的天衢新区,北至冀鲁省界,南至抬头寺镇、安德街道南边界,西至岔河,东至边临镇东边界,包括长河街道、宋官屯街道、安德街道、袁桥镇、赵虎镇、抬头寺镇、边临镇,面积.68平方公里。
天衢新区定位打造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区、鲁北智慧活力新城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到年,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计划突破亿元,常住人口突破5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6%,绿色低碳、文化繁荣、智慧宜居的现代化城区基本建成。到年,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总量的30%以上,“四新”经济占比达到85%以上,全面建成综合实力强劲、创新活力凸显、人民幸福满意、产城深度耦合、城市品质卓越的智慧活力新城区。产业上,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三大产业,实现先进制造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3挂图作战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我市为保证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对全市38个重点项目实行挂图作战。目前,38个重点项目已开工20个,累计完成投资亿元。
构建了“1+1+13+11”的重点项目推进体系,打破四大领导班子成员分工界限。成立市重点项目挂图作战总指挥部,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总指挥;设推进保障办公室,作为运转中枢;设13个作战指挥部,负责重点项目推进;设11个服务保障专班,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要素保障。建立“决策论证、挂图公示、服务保障、动态管理、督导考核”五位一体工作机制。制定《德州市重点项目挂图作战总指挥部议事决策规则》等,保障决策科学化、制度化,做到问题即时发现、即时解决。创新考核机制,月通报、季观摩、年考核,编制重点项目挂图作战进度图、保障图“两张图”,制定《重点项目挂图作战“蓝黄红”管理办法》,已授予7个指挥部和5个市直部门月度流动红旗,对推进不力的3个项目亮“黄牌”。2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效突出
党史学习教育坚持以上率下,市级领导带头到基层联系点开展宣讲40多场、建立联系点79个,带头公布2批94项办实事清单。“办实事”注重问需于民,排查走访户人,解决问题件,办实事件。
今年前11个月,民生支出.7亿元。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万余人,新改建公办幼儿园38所、中小学16所,中小学大班额动态清零,德州科技职业学校等教育重大项目落地。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为教师办好十件实事”。东部医疗中心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机关单位多个停车位免费向社会开放,市民免费乘坐公交车获群众点赞。首个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德州惠民保”上线。9类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提高10%。在全省率先推行门诊“先看病、后付费”舒心就医模式。新建改建敬老院15处、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6处。新建和改造提升“四好农村路”公里。4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出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包括构建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打造高效便利政务环境、建设公平公正法治环境、健全监督保障机制4个方面。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擦亮“在德州、办德好”政务服务品牌。按照“应放尽放、减无可减、放无可放”的原则全面放权,保障承权放权落实到位,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全国率先探索“异地跨省线下办”新模式,在全省率先自主开发“政策通”平台,“全域通办”事项项、居全省前列。连续两年完成环节、材料、时限“三个减半”目标,累计取消个环节、份材料,减少个工作日。辖区13个政务大厅共计设置“通办专窗”95个。深入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凡是能以电子证明替代纸质证明的一律替代,逐步实现凭居民身份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一证通办”。
5实施工业企业“三三倍增计划”
我市坚持以先进制造业立市强市,坚定不移壮大工业实体经济,大力实施“三三倍增计划”,即优选排头产业,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实现三年倍增。优先抓生物医药、食品加工、高端装备三大优势骨干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三大战略先导产业;现代物流、会展经济、医养健康三大新兴服务业。开展“双50强”企业评选,集中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和亿级、亿级、亿级企业。出台《德州市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若干意见》《德州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引入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等资源,大力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创新实施首席政府服务官(CGO)企业服务新模式,设立“企业有话说”诉求平台。永锋钢铁营收突破亿元,恒升集团突破亿元,市委、市政府专门致信祝贺。我市以第74位成绩荣膺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6乡村振兴奋力突破
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从年秋季开始,利用5年时间,实现万亩核心区单产1公斤以上;万亩辐射区单产1公斤以上;万亩带动区单产1公斤以上。建立“四级书记抓粮”机制。
启动“食品名市”创建工作,“德州味”品牌发布会在北京举办,授权企业52家。新增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总数达10家,居全省第5位。
在构建新型镇村体系上攻坚突破。积极实施“十镇百村”工程,逐步发展形成“中心城区—中心镇—特色小镇—中心村”新型镇村建设体系。全市重点培植10个中心镇、10个特色小镇、个中心村,利用3年时间打造成镇村建设的排头兵和美丽宜居乡村的新样板。
借助专家智慧,借鉴先进经验,“乡村振兴齐鲁论坛”在德州举行。7城市更新让群众生活更舒心
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德州市中心城区“四改一拆”工作方案》《关于迅速启动中心城区“四改一拆”工作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通知》,成立城区“四改一拆”指挥部,提出大力实施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满足人民宜业宜居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功能性改造为重点的城市更新,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根据方案,今年中心城区“四改一拆”计划改造城中村17个、老旧小区个、老旧厂区11个、老旧街区10个,拆临拆违处。截至目前,本年度个改造项目均已完成改造任务,17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均已完成年度任务目标,棚改安置房共竣工交付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对德州市棚改安置住房建成交付专项整治行动工作开展情况给予充分肯定,印发通报提出“对推进全面、进展快、完成率高的德州市予以通报表扬”,德州也是全省唯一获得此项表扬的城市。
8全省首家市县乡村四级贯通的文明实践云平台启用
年11月18日,德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正式启用,成为山东省首家“两个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深度融合、市县乡村四级贯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实现一体化传播、一体化调度、一体化实践、智慧化管理,文明实践互动性明显增强、精准度明显提高、参与度明显提升。
一年来,我市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作为“一把手工程”,全面拓展、全方位推开。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现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全覆盖,拥有注册志愿者91.8万人、志愿者队伍1.9万余支,固定志愿服务项目个,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个,全年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50余万场。我市已经成为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弘扬时代新风的样板。12月13日,《农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德州:让文明之花开遍万户千家》文明实践综合性长篇报道。
9战胜特大夏汛秋汛
成功战胜年以来最大降雨、年以来最大秋汛,实现“不伤一人、不死一人”目标。今年我市受行洪、台风叠加影响,夏汛秋汛并存,境内五大干流均发生超警洪水,黄河行洪流量达到32年来之最,漳卫南运河、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过境水量81亿立方米,是正常年份的近13倍。面对严峻汛情,水利、应急、气象、水文等部门密切会商,精细预报洪峰演进趋势及洪水量级。市水利局3次启动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响应,延长水旱灾害防御24小时值班值守至10月下旬,防洪薄弱环节全部落实24小时专人防守。联合调度骨干河道上座闸坝以及各分洪河道,错峰削峰、调蓄洪水,千方百计降低河道水位。全市名抢险人员、名公安干警、2名水利干部职工、名水利专家奋战一线,5条重要骨干河道无一出险。
10郭淋淋出征奥运,实现德州奥运奖牌零突破
7月30日上午,在东京奥运会赛艇女子八人单桨有舵手决赛中,包括我市运动员郭淋淋在内的中国队以6分01秒21摘得铜牌,创造该项目中国队奥运最好成绩,填补了我市奥运会奖牌零的空白。郭淋淋于6年进入德州体校(今德州学院体育运动学校),先后获亚洲青年赛艇锦标赛女子公开级双人双桨0米项目金牌、亚洲赛艇锦标赛四人双桨项目金牌、全国赛艇青年锦标赛四人双桨项目金牌、全运会女子赛艇四人单桨无舵手项目金牌等。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上,一天内先后夺得赛艇女子双人单桨金牌、赛艇女子八人单桨有舵手金牌,成为女子赛艇领域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