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宗彪人生从六十开始读杨廉素书画展

中科助力健康中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人生从六十开始——读杨廉素书画展

赵宗彪/文

认识杨廉素先生已有数十年,感觉他是一个才华横溢、办事干练的官员。前者有他自成面目的书法为证,后者从自己几次公务交往的印象和他人的评价中得出。他从一个贫寒农家的出身,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从最基层的公务员,一直做到一个地方的主官,靠的就是自身的实力。印象很深的,是他与日本友人的交往中,显示出来的文化修养和儒雅风度,并且以自己的书法艺术惊艳四座,赢得他们的赞叹。但是,杨廉素先生会画画,确实有点出人意料。在此次于王德惠艺术馆的展览之前,他从无谈起。如此多的作品,无论是大幅巨制,还是精致小品,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艺术享受。说一鸣惊人有点夸张,但这样一次大规模的书画展给人一个惊喜,却是真真实实的。杨先生的书法,雄强而宏大,表现的是壮阔厚重的阳刚率真之气,有黄钟大吕之风。而国画作品,则更多的是清丽明媚,表现的是杏花春雨江南的柔美,虽有大刀阔斧的山水作品,但最动人的,还是设色的小桥流水和花鸟趣味作品,表现出对家乡的深情和祝愿。如果说,书法显示着杨廉素向往雄奇大山的深厚,那么他的画作,更多的则是亲近小桥流水的柔美,更有韵味。这两者,映照的,是他精神世界里作为仁者与智者的两个侧面。一个人心灵的丰富性,通过书画是完全可以表达的,就像一个时代的精神,也都体现在这个时代的文艺作品上一样。杨廉素先生自称是“三自”之人。一是自卑,因为家境贫寒,人又矮小,无靠山可凭,所以从七岁上学开始,即非常努力,以第一名的成绩和班长的职位,来克服自卑。二是自负,因为一直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不管在学校还是工作中,成绩或业绩都能力压同侪,赢得喝彩,也因此而自负。三是自觉。不管做什么事,都会自觉地全力以赴,努力琢磨其中的奥妙,多花时间钻研。无论是学习书法还是画画,都是认定目标,孜孜以求地看书学习和练习。心理学家阿德勒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更优秀,让自己过更好的生活。”我以为,杨廉素“三自”之中,前两者许多人都会具有,最重要的是“自觉”,自觉就是执着和努力,这是他达到所有目标的根本原因。杨廉素从小喜爱画画,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天赋,却一直无缘美院。童年的梦想,往往会成为一生的目标。杨廉素能在耳顺之年以举办书画展的方式实现夙愿,事实上是花了半个世纪的“自觉”努力。艺术的成就,技术的成分并不多,更多的,是知识的积累、学养的储蓄、见识的增广、眼界的开阔等综合而成。美,是一种精神的选择,是文明的必然结果。在六十岁以前,作为公务人员,他的主要精力,都在工作上。六十岁以后,无官一身轻了,他就将全身心都投入到画画中去。原先的所有艺术素养,尤其是书法上的功力,都成了进入中国画美术殿堂的阶梯。从艺术生涯上说,他的人生是从六十岁开始。这次一百多幅精彩的国画作品,就是他十年磨剑的结果。从官员转身而为书画家,于文化事业的发展而言,是值得庆贺的好事,也是我们的地方文化传统。从历史上看,天台是台州的文化高地,汉至清末,史籍有记载的台州本籍名人位,其中天台籍位,历代的台州本籍文苑人士位,天台籍位,两者天台都占首位。当代的院士中,天台籍的也较多,有金耀基、陈中伟、齐康、陈十一、彭平安、葛世荣等。作为人口与经济小县,却一直是文化大县,这种文化现象的形成,同历史上天台籍官员退休后,都留恋天台山水,积极返乡投身文化事业大有关系。如明代的徐一夔,尽管朱元璋要求他到翰林院上班,但他反复恳求提前退休,回乡著书办书院。清代台州籍官阶最高的齐召南,作为乾隆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也以去官回乡办书院、教育同乡子弟为使命。杨廉素先生现在以退休之人,华丽转身,全力投向书画创作,这于其本人,是个人童年梦想的实现,于社会,是对时尚风气的引领,是对文化事业的推动,更是对地方传统的传承和光大,是值得颂扬的艺坛佳话。人的生命有多重性,自然的生命能够百年即属不易,但是,人的精神生命,却可以在时间的隧道中长久地留存。追求这种精神性的永恒,事实上成为许多人的目标。我相信,杨廉素先生的这些书画作品,会和他的“自觉”作风一起,在故乡的文化长河里流淌。杨廉素的艺术人生,如果从六十岁开始算起,还只有十年,正是风华少年,艺路正长。这次展览中,有他的一副书法对联:“岁月画中老,鱼龙笔底喧。”我想,这可能也是杨先生的自励之言。对这样的画家,我充满期待。(来源:台州新闻赵宗彪/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9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