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德惠产业兴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摘要:该村种植蔬菜全部采用地下水灌溉,成为无污染的绿色蔬菜,目前,该村共有大棚多个,主要品种有黄瓜、西红柿、茄子等,大棚蔬菜已经成为当地一大支柱产业,蔬菜销售到山东、河南、北京、天津等多个省市,旺季每天可产销10万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与周边客商签订了长达9年的供销协议。

近日,记者来到吉林省德惠市永生村采访,首先映入眼帘的画面是盛开的百花环绕着村庄,结满苹果的树在村路两侧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一社村民梁老汉告诉记者:“以前我们村很脏很乱,下雨天车进不来,人出不去,村里的农产品运不出去卖不上价,守着公路边上还受穷。年以后,市里开始了脱贫攻坚,上级给我们村派来了第一书记,从此,我们村的面貌天天在变化,像城市里的花园一样,环境美丽,空气清新,人居环境那是没得说。现在,我们村的环境美了,致富产业也多了,你在村里看不到闲着的人,都去产业基地打工了。”

梁老汉所在的永生村原名毛家村,位于德惠市城区西南部,距市区4公里,国道贯穿境内,区位优势明显,下辖9个社、4个自然屯,耕地面积亩。

依托自然优势打造富民产业

永生村拥有珍稀资源——草炭土10万立方米,湿地35公顷,水库面积8公顷。根据德惠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永生村立足区位、资源优势,努力建设“乡村度假休闲型”“生态环境示范型”“渔业开发型”标准示范村,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吉林省美丽乡村。

原永生村第一书记宁贵信向记者介绍;“年以前,永生村人均收入元,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1.85万元,这都得益于村里的产业壮大和发展。近年来,村里重点培育了休闲旅游、观光度假、休闲采摘、水上乐园、特色民宿、有机蔬菜等多项特色服务产业。”

目前,永生村建设了集设计、培育、配送、托管于一体的“花卉园艺设计中心”,建设花卉大棚6座,培育万年红、蝴蝶兰等花卉品种,年增加村集体收入5.5万元,为无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增加元至元收益分红,同时还吸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花卉基地务工,每户贫困户每年可获得至少元的务工收益,最多收入可达1.2万元;投资余万元建成以草莓、香瓜为主的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采摘园区;建设的光伏发电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近2万元;投资建设的仓储物流扶贫项目,为贫困户每年增加元收益。现在,村中柏油路、水泥路、田间路硬化总里程达30多公里。村路两侧绿化面积3.3万平方米,人行步道花砖铺装面积1万平方米,栽植各类树木、花卉10万余株,建成省级绿化屯1个、市级绿化屯2个。自来水、有线电视、网络、通讯覆盖全村,近半农户家中用上了室内水冲厕所,部分村屯污水排放接入了城市污水管网。实施了村屯亮化、危房改造、房屋修缮工程。

村里还新修建了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平方米文化活动室、3平方米农业主题广场、平方米休闲运动广场。村里设有劳务对接站,开办了手工编织、有机蔬菜种植、鲜花培植等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的新型职业农民达余人,直接带动村民增加经济收入余万元。村里连续3年表彰“最美家庭”18个、“最美儿媳”18人、“村优秀党员”3人和“永生村好人”3名。

科学规划设计改善人居环境

德惠市按照乡村振兴的整体要求,科学设计,狠抓落实,全市人居环境整体质量上升。德惠市有1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个行政村,农业人口74万人。年以来,全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围绕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庄规划编制6项重点任务,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改造农村户厕2.81万户,行政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比例达%,所有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3.8%,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3.3%,建成省级美丽乡村15个,两个村获评省级AAA级示范村。总体上,全市农村“脏”的问题基本解决,“乱”的现象有效管控,“差”的状况逐步改观,“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正在逐步变为现实。

现在全市个行政村都建有公共厕所。建立了“农户分类投放、公司收集转运、市村就近处理”的垃圾处理体系。为解决污水治理这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问题,全市按照区域污水流量“大的建厂、中等建站、小的建池”原则,投资3.38亿元,建设了3座污水处理厂、3个乡镇污水处理站和16个污水收集池。在畜禽粪污的处理上,全市投资万元,在个规模养殖场建设了粪污收集处理设施,在全市所有乡村建设散粪收集池个,对规模养殖户及散养户的畜禽粪污进行收集,实现了全覆盖。全市构建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截至年底,全市农作物秸秆年可收集量.13万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量.04万吨,“五化”利用量90.04万吨。

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德惠市把全市行政村分成三类,对一般村扎实推进“抓九清”“治八乱”,打造干净整洁村;对达到干净整洁基础的村,进一步提档升级,打造重点达标村;对达到提档升级基础的村,做精做强,打造精品示范村。

现在,全市创建标准示范村47个,创建美丽庭院户、干净人家6.38万户。

产业有增长点生活有幸福感

吉旦沟村的蔬菜产业远近闻名。该村位于德惠市大房身镇西部,耕地面积1.2万亩,其中大棚蔬菜种植面积就占多亩。

该村六社“女强人”李庆玲告诉记者:“我家5口人,有1.26公顷耕地,10年前,满打满算一年到头,地里卖的粮食才有0块钱,老人看病、孩子上学等年年不够花,更别说美化环境和家庭庭院了,既没有那个心情也没有那个钱。6年前,镇党委和村里就号召我们扣大棚种植蔬菜,我家用一亩半地扣了两个大的1个小的,蔬菜长得好、年头销售好的时候每年能收入十多万块钱,平平淡淡一年也能收入五六万块钱。这几年我还兼职做起了中介人,一年销售蔬菜的中介费也能收入五六万块钱。我们有钱了,居住环境也有心情整治了,我们村现在家家都互相比谁家干净、谁家和睦,我们村的村路和四周有花有草有树木,鲜花一直从春天开到秋天,现在我们村就是一个天然的大花园。”

李庆玲所在的吉旦沟村能有今天的发展,得益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得益于德惠市委、市政府和大房身镇党委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市里和镇里为该村制定了以“区域开发、产业配套、集群发展”的目标,发展反季节大棚蔬菜等高效益农业,形成以德其、德岔公路为主线的两翼经济长廊,使园艺特产业逐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的增长点。采取政府引导、党员干部示范、合作社主理、农户经营的模式。该村种植蔬菜全部采用地下水灌溉,成为无污染的绿色蔬菜,目前,该村共有大棚多个,主要品种有黄瓜、西红柿、茄子等,大棚蔬菜已经成为当地一大支柱产业,蔬菜销售到山东、河南、北京、天津等多个省市,旺季每天可产销10万公斤,人均纯收入达到3万元,与周边客商签订了长达9年的供销协议。如今的吉旦沟村,处处呈现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蓬勃景象。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阎红玉

责任编辑:王婕相关新闻永生村蔬菜全市大棚村里扮靓美丽乡村乐享幸福产业——-09-:57连阴雨“浇”高菜价青椒豆角黄-09-:32览田园风光享绿色生活-08-:39科技支撑海南夏秋淡季蔬菜种植-08-:43榆林市设施果蔬产业服务团成员来-08-:24陕西吴堡:村美民富产业旺-08-:54潼南:科技助力智慧农业发展-08-:48定边:聚力攻坚重点项目谋深做-08-:50“返乡姑娘”彭钰瑶:回到乡村,-08-:58农村环境整治,让乡村更美农业更-08-:14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5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