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们合作社粮食单产再创新高!”日前,在榆树市环城乡增益农业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里,金黄色的玉米堆满了粮仓,正在查看玉米脱水情况的合作社理事长马占有表示,“近年来,得益于秸秆还田、深松追肥、大垄双行高密度种植等技术,在玉米高产竞赛中,我们合作社实现了每公顷.4公斤的高产。”
作为黄金玉米带上的产粮大市、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如何利用有限的耕地产出更多更好的粮食?我市始终致力于通过科技力量,实现提升粮食单产水平、增加粮食总产量的目标。去年,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全市17家农业(农机)推广单位、19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农业企业,在玉米主产区开展了一场玉米高产竞赛,拟定5公顷以上参赛项目20个,掀起一股“比、学、赶、帮、超”的农业增产增收热潮。
以提高粮食单产为导向,以保护黑土地为前提,以推进高产优质多抗品种更新换代为突破口……日前,参与竞赛地块测产验收报告出炉:标准水每公顷产量超1.5万公斤项目3个,超1.3万公斤项目10个,超1.1万公斤项目5个,1.1万公斤以下项目有2个。推广应用的一系列高产稳产、节本增效技术,“解锁”了玉米地里的丰收密码。
公主岭市千亩耕地丰收场景。
“增粮于技”提供借鉴经验——最高单产每公顷公斤
粮食想增产,好种、好地、好技术是关键。在此次玉米高产竞赛中,应用雨养农业模式的竞赛地块产量突出,雨养农业也是我市玉米生产的主要模式,已经在种植品种、密度、合理施肥等方面加以应用。耕作实施秸秆深翻还田、条耕全量还田等技术,种植采取宽窄行、一穴双株、一穴多株等方法……集成应用先进农业技术,为我市玉米高产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模式。
去年年末,位于德惠市天台镇船厂村的益农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喜事连连。合作社去年不仅再获丰收,还获得了玉米高产竞赛单产桂冠,每公顷最高达.36公斤。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地块实现了每公顷10.1万株的超高密度播种。
“雨养农业模式下,去年,我们施用‘孕穗保’等生物肥料,使用无人机喷洒叶面肥,并加大施肥量,确保了作物生长发育。”说起高产诀窍,益农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表示,“采用条耕全量还田耕作技术,出苗更整齐、保苗率更高,再辅以绿色防控、一穴双株等综合措施,稳稳实现粮食稳产高产。”
选择适应性强的品种,合理密植提高玉米产量。据了解,玉米高产竞赛中产量前5名的品种均为高产耐密品种,种植密度大部分在每公顷7万株左右,且该品种适应当地的气候特点。
“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要保证播种质量,力争出苗大小均匀、长势均匀、授粉均匀。特别是种植密度增加后,要加强田间管理,防止出现倒伏、脱肥等现象。”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总体上看,我市各参赛地块玉米单产水平较高,秸秆还田应用、高产品种选用、免耕精量播种及深松追肥、无人机飞防、生物防治等技术得到普遍应用且达到了预期效果。
“增粮于策”激发增产潜能——20个参赛项目实现全程机械化
装载定位系统的玉米免耕播种机,每日可完成上百公顷喷药作业的无人植保机,通过5G、北斗卫星等技术实现无人驾驶的拖拉机,可一次性完成作业环节的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走进农安县合隆镇陈家店村众一合作社的农机库房,一台台先进的现代化农机令人目不暇接。合作社负责人陈忠国介绍,目前,他们拥有各类农机近台(套),此次玉米高产竞赛能取得每公顷.49公斤的好成绩,这些现代化农机立下了汗马功劳。
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粮食增产增收的重要手段。此次玉米高产竞赛的20个参赛地块,均实现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作业,保证了玉米生产全过程种植技术高质量应用。
“三分种,七分管”,玉米生产后期管理是实现高产的重中之重。此次玉米高产竞赛中,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测产专家组,对各参赛地块进行跟踪管理,精确把握土壤质量、种植时间、施肥技术和田间管理。去年,我市玉米生长前期降雨偏多,导致一些地块出现脱肥现象,而高产玉米项目大部分采取“底肥+追肥”的施肥方式,并在7月20日至8月5日采用无人机喷施两三次叶面肥,以此增加籽粒期养分供应,促进发育成熟,防止了脱肥情况的发生。
“有的项目中期检查时表现很好,但后期管理没跟上。相反,有的项目中期长势不太理想,但通过后期追肥、喷施叶面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却取得了高产。”专家组组长李孝军表示,通过竞赛总结的经验来看,加强后期田间管理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
“增粮于地”打造高产地块——单产前5名增收60%以上
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是高产的基础。高产地块的基本条件是土质肥沃、地力高、酸碱度适中,并具备防旱灾和水灾的能力。专家组算了一笔账,以高产竞赛前5名地块的平均产量计算,扣除生产成本后,每个地块的纯收入可达1.8万元,比普通农户高60%以上。
去年,位于公主岭市朝阳坡镇大房身村的君华种植家庭农场在玉米高产竞赛中实施节水灌溉,通过在地里埋设滴灌设施,实现了水肥一体化,每公顷的产量达到了.93公斤。为什么要采用这项技术?“就是不想再看天吃饭!”负责人常彦军说,“雨水调和的年景可不是总能遇到,一定要主动出击,用好技术应对极端天气。虽然需要一定的前期投入,但能提高产量、减少化肥用量,整体算下来还是值得的!”
作为长春地区不可或缺的一项玉米种植模式,去年玉米高产竞赛水肥一体化地块受雨水影响较大,并未体现出节水、节肥、提高产量的优势,但这并不能否定这项技术在干旱、贫瘠地区及设施农业中的突出效果。经过总结,专家组给出了今后实施玉米水肥一体化的注意事项:要注意选择地势平坦且排水良好的地块,以沙壤或通透性良好的黑土为宜,底肥不应低于常规种植的60%,以提高整地和播种质量。
今年,我市将以“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促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通过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速度和质量、加大区域高产耐密品种试验力度、持续开展玉米高产竞赛等方式,充分挖掘玉米增产潜力。
来源:长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