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简介
刘德惠,男,年,北京人。
中国艺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北京齐白石研究会会员;
散文在线签约作家。
师从齐良迟,黄正襄等。
大凡画画的每一段高潮期都和当时的时代背景乃至工作经历相关。绘画给自己留下了许多有意义的回忆,也给自己的人生增添了色彩。
人生的路一半在自己的手上,一半在老天的手中。努力了手中握的那一半就会变得强大,获得也会丰富。
最初画画是源于喜欢和好奇。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小孩子获取绘画知识的主要渠道就是看小人书。当时北京城里有租看小人书的门店,看一本一分钱或二分钱。从小人书里我知道了张飞,刘备,诸葛亮;看到孙悟空和猪八戒。这些形象让我萌发了画画的兴趣,没事就模仿着乱画几笔。有幸的是得到邻居王淑华老师许多帮助。王老师解放前毕业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她是北京一所中学的美术老师。
六十年代画画为的是响应号召,宣传好人好事,当助人为乐的好人。
六十年代初学习雷锋活动席卷全国,唱雷锋画雷锋随处可见。在画雷锋的活动中我第一次感受到,画画有一种推动作用,它既能推动自己进步,又能激励他人前行。为了画得形似,在写生的基础上老师又教我“方格放大法”这样就可以把外形画得更为准确。画好轮廓线,老师又对“人物神态”处理提出要求。从那儿才知道“形神兼备”在人物画中的重要性。
七十年代画画是工作,是展示才能的平台。
参加工作后有幸留在机关搞理论宣传工作。当时工作的任务是出板报和画“抓革命促生产,劳动竞赛,忆苦思甜”的宣传画。用画做武器去展示工人阶级的力量。看着矗立在办公楼前的宣传画,心里满满的成就感。
八十年代为追寻艺术而画。
改革开放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人的价值观念趋于多元化。传播渠道和传播手段呈现爆发式发展。出板报,画宣传画的时代淡出了历史舞台。无论是绘画的形式还是绘画的内容,人们更注重学习与继承传统艺术。在大学我读的是中外文化比较专业。为了加强对中国画的领悟,我走进齐白石艺术学院国画系学习。在学习齐派技法的同时,从美学,艺术学,艺术哲学的角度重新思考今后要走的路。
进入二十一世纪用绘画的手段记录时代,记录生活,表达自己的价值取向。
这个阶段画画不再是技巧的探究,而是把画作为载体去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在用笔墨,色彩和图形展现内心世界的同时,追求绘画的叙事性和可读性。
技巧仅是画内功,而自身的学识和修养是画外功。两者相比画外功显得更为重要。因为画外功决定了创作的高度和深度。唯有努力提高自己的画外功作品才有力度。我在执教《文学概论》和《文学史》的课程时读了不少经典书籍,这使我对艺术创作有了更深入的思考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在塑造形象时要把握住生理造型和艺术造型的区别。在“似与不似之间”下功夫。
二,创作时要努力把形象特征抽出来,放大,强化。该突出的突出,该省略的省略。
三,作品中要饱含作者的情绪,性格,价值观等方面的主观色彩,体现出“我”在画。
四,力争做到“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突出作品的典型性特征。
没有自己的视角与主张,仅是模仿他人去作画,这样的画作难以称为作品。一幅作品除了要让观者有直观的审美感受外,还应有令其内心体验的获得感。这是画的灵魂使然。
齐白石老先生做为人民艺术家,他最大的贡献是把中国画艺术从为权贵服务投向人民,投向普通百姓,投向了朴实的生活。在他的画里能够闻到浓厚的乡土气息。
还有长安画派代表人物石鲁。他提出“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创作的《转战陕北》等一系列作品展现给人们的是:他对黄土高原和陕北人民的热爱和深情回忆。
深入生活有感而发是艺术的共性,做画的人应该是走在路上并看着远方的人。
作品欣赏
《合影》
快乐是无法定义的,甚至是模糊的。作为精神上的一种愉悦是要用心去感受。
《山寨的早晨》
斜坡上的山寨从甜梦中醒来,姑娘挑着担子去采摘,两只山羊哼着“小曲”跑过来。
《彼此彼此》
生命,情感,友谊总是交织在一起的。
《呵护》
面对生活选择了小草般的生活方式,捍卫那份属于自己的理想天地。
《春山如笑》
春山如笑,碧水含情就像好客的主人,拉住了游客的脚步,令他们流连忘返。
《自信的舞者》
容貌身材是无法选择的,而生活的态度,生活的情趣则是可以掌控的。阳光开朗便是人世间最美的风光。
《新情况》
在不正常的环境中,正常就显得不正常了。
《选择》
人生有得有失,看你需要什么。你可以选择积极的生活态度;你也可以选择消极的生活方式。不管怎样,你必须接受自己选择的结果。
《年轻的样子》
尝试新的生活方式,思维独立,创造激情,勇于前行,这便是当代青年。
《老奶奶》
人老了,日子还得继续。乐观的情绪能让人保持积极的心态,快乐生活。
吾妻吴冰女年,北京人,大专学历。
几十年的相伴助燃了她心中的那份热爱,便与我一起作画。她的作品用笔简练,流畅,富有弹性。用墨厚重洒脱富于变化。附作品两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