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放战争初期,我军采取的战略是“先东北,后关内”,因此在抗战刚一结束,就从各大军区征调精锐骨干出关,建立根据地。要知道当时的东北可是号称全国工业中心和粮食基地。任何一方占领东北,都能在后续作战中占据上风。而另一边的国军虽然反应慢了半拍,但也派出了大量的精锐部队出关抢夺地盘。
在刚开始的两年,我军在东北的军事作战,确实要弱于国军。那为何在东北战场最开始的前两年,国军得以在作战中占据上风呢?如果单纯从国军这一边的角度上看的话,那就是:将和兵。前期进入东北的国军都是以远征军为主国军少壮派名将齐聚先来说将,早在土地革命和抗战期间,当时国军将领还是以老派的保定和日本士官系,或者干脆还是旧系军阀出身。而到了抗战末期后,以黄埔军校学生为首的少壮派军官们开始崛起,特别是在远征军和驻印军系统内部的黄埔将领们,在出国作战开阔眼界,和日军精锐搏命之后,其指挥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
而好巧不巧,在东北初期和我军作战的,正是这帮出国作战过的黄埔系学生。
国军黄埔系学生老蒋成立“东北行营”后,为了能和苏军打交道,特意选派了曾经跟自己大舅子宋子文访苏的熊式辉担任行营主任,全权负责东北事务,在军事指挥上,将自己爱将杜聿明推上“东北保安司令”的职位,担任熊式辉副手。
熊式辉此人打仗虽然脓包,但他和陈诚等人不同,他肯承认他打仗不行,因此在进入东北之前,他就经常的对杜聿明说“今后东北的战事,皆要仰仗光亭兄你了……”。所以在作战大方向上,熊式辉基本都是放手让杜聿明去干。
当时熊式辉对杜聿明有多依赖?
在年初,林总趁着杜聿明去北平养病的功夫占领四平后,慌不择路的熊式辉用夺命连环催,连发十几封电报给老蒋,让杜聿明带病回东北。
而让老蒋和熊式辉都颇为器重的杜聿明,也对得起这个称号。
东北行营主任熊式辉杜聿明一向给人的感觉就是“稳”,而这也是他能击败自己老大哥关麟征就任东北保安司令的原因。在抗战时期,他担任过国军最精锐第五军的军长,在广西昆仑关大战日寇18天,取得了昆仑关大捷,在抗战后期又是参与远征军出国作战,避免了数万英国人覆辙的危险,在云南又以闪击战架空龙云,帮助老蒋掌控云南。
所以在黄埔新一代少壮派中,除了胡宗南恐怕也就杜聿明最得宠。
到东北指挥的杜聿明而围绕在杜聿明身边,则是汇集了多位黄埔虎将,以及一线有着和日军多次血战的滇军将领。
沉默提督郑洞国,一直以来都是杜聿明指挥最为顺手的部下,两人在古北口、昆仑关和的缅甸等战事中一起并肩作战,一个前线指挥,一个坐镇后方配合相得益彰。当年四平街新1军发挥出色,自然离不开郑洞国的功劳。
在长春时候的郑洞国新六军的廖耀湘是杜聿明的小学弟,喜欢集团军突击和擅长机械化作战的廖耀湘一直是东北我军的劲敌。我军多次在其手下吃过亏,特别是南满部队,此人早年在法国留学,年以后更是在缅甸丛林和山地中和日寇精锐血战数十场。而刚从缅甸和华南战场过来的廖耀湘对上刚从游击战争出来的我军,绝对是降维打击。在沙河和四平等战役中,廖耀湘仗着自己机械化部队的优势,多次占据先机阻击我军。
新六军军长廖耀湘和廖耀湘齐名的还有国军悍将孙立人,他的新1军在缅甸的战绩要稍强于新六军,其在丛林战中对日18师团多次进行溃灭性的打击,受到了史迪威和英军当面多次嘉奖。此人进入东北较晚,不过在德惠等战役中依然我军造成很大的困扰。
除了这些之外,国军52军的赵公武、刘玉章,13军的石觉,71军的陈明仁,以及滇军系统的曾泽生和卢浚泉是抗战烽火中走出来的百战之将。
这些国军将领在正面阵地作战,步炮协同和战争理念方面,要强于刚从游击战中走出来的我军将帅。之前我军只是以小规模的运动战和攻坚战为主,在辽阔的东北我军需要和国军展开城市攻坚和野战,这对于我军指挥员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国军远征军炮兵部队最差也是半美械军说完将领,再来说说国军在东北的部队。
在最初的东北战场,老蒋给予我军少壮派代表,也是他四期学生的林总,足够的尊重,调派大量精锐出关。
在年时,国军爱东北部队有多强呢?
恐怕在关内各个战场,都找不出这样装备精良的部队了。
据不完全统计,在年除了最开始进入东北营口和山海关的13和52军之外,美军通过在华的所有运输舰以及空军的运输机。分别将国军从上海、广州、南京等地将属于原来远征军体系的孙立人新1军、廖耀湘新6军,陈明仁71军,以及归远征军指挥的滇军曾泽生60和卢浚泉第93军,全部运送到秦皇岛、葫芦岛以及营口登陆,加入东北战场。
进入东北的国军远征军,好像是新1军截止到年3月,国军在东北的总兵力上升到7个军,合计人。这里需要重点提一下山野在胶东作战,要不是年陈老总在山东即墨等地取得胜利,可能在山东的第8和2军,这两个全美械国军就会通过青岛直接投送到东北战场上了,届时国军兵力可能会到30万以上。
接受美军检阅的国军远征军部队而当时进入东北的这国军7个军,纸面实力有多强呢?
在年国军在获得美援后,老蒋对自己的王牌嫡系部队进行了换装,基本上嫡系部队都是清一色的美械,其中全美械的有13个军,半美械的有7个半。可以说只要是这20个军出来的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而在这20个军里面,战斗力又以五大主力为尊。
其中在东北新1军和新6军就属于国军五大主力之一,而且还是排名最前的两个,这两个军和整编74师,是当时国军各军中纸面实力排名前3的存在。
进入东北作战的精锐新6军而作为第二梯队的第13军和71军,则是全美械的13个军之一,其战斗力和当时的第2、8、54和94军齐名,13军甚至还是汤恩伯最早的起家部队,其战斗力不容小视。
第三梯队的52、60和93军,也都是当时国军中7个半美械军之一,可别小看这些半美械军,那可都是硬核桃部队,52军在抗战的台儿庄战以及长沙会战都有上佳表现,被誉为国军中的第五大主力,战斗力比部分全美械军还强。
所以,年在东北的国军要多豪华就有多豪华。
20个硬骨头军去了7个,占1/3左右,最强五大主力去了俩,战斗力最次的也是半美械军,这要搁在西北和华北战场都能当主力军使用。
武器装备精良的国军在装备上以最强的新1军为例,人数多人,下辖新30、新38和50师,轻重机枪多挺(比东北我军还多),冲锋枪多枝(超过我军),战防炮门,轻重迫击炮的门,山炮和榴弹炮的64门。
而当时我军所有火炮加起来也就门,还不及一个新1军多。
故而,在纸面实力上,别看当时我军兵力32万比24万,但在装备上差国军可不是一点半点。
国军新1军和13军装备表而除了纸面实力强之外,在刚开始的实战中,国军确实是要稍胜于我军。
年的山海关之战,面对杜聿明带领进入东北充当先头部队的13军,我军杨国夫部就打得很艰苦,当时隶属于渤海军区的杨国夫带领老八路军组成的3个团奉命坚守山海关,这应该是山东我军最强战力之一,虽然我军最后的伤亡统计和国军差不多,但确确实实丢了山海关,战后杨国夫对13军的评价为特点是“国军射击准确、火力强,指挥灵活,每个阵地都有电话“。
不过在年的秀水河子一战中,林总带领我军成功复仇,面对三路出击的杜聿明,我军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吃掉13军89师一部,于是在秀水河子设好伏击圈,一战直接歼灭89师2个团,毙伤,俘虏多,还缴获了轻重机枪多挺,山炮和迫击炮30多门,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在秀水河子战斗中的我军当然,和东北国军中较弱的13军打得有来有回,但在52军和廖耀湘的新6军手上,我军却很难占到便宜点。
年初,52军25师进攻营口,借着大雪天气的掩护,趁我军戒备不严,突袭营口西北的田庄台。虽然吴克华2纵打退了敌人六次冲锋,坚持了一天。从辽河迂回过来的25师却偷袭我指挥部得手,除副旅长带警卫员逃出外,其他全部被俘,从这以后吴克华全是和52军杠上了2纵(后来的东野4纵)每次打52军都不需要动员,直接往狠了打。
拿下营口进入沈阳的国军52军沙岭战役是在秀水河子战役击败13军后我军乘胜追击之战,同时也是新6军和东野第一次作战,新6军一个团将近人意识到被我军包围后,他们展现出了高超的军事素养,不顾疲劳立即构筑工事。依村边形成四面防御,修筑土木地堡,用交通沟相连;设置多层鹿砦、铁丝网等障碍物。
面对号称“国内无敌”的王牌军。吴克华拿出他的主力共六个团,拖着十几门山炮、野炮投入作战,可新六军官兵战斗力根本不弱,按我军的说法沙岭的敌人“老兵很多,都有三五年七八年的军龄,其中甚至有个别排长仍当战斗兵者。较顽强,不容易缴枪,甚至一个打到七八个人还不缴枪,带着远征军、常胜军的骄傲态度。”他们有山地战和正规战经验,军官指挥熟练,刚转入攻坚战的我军很难啃下这个硬骨头,此战我军和国军伤亡比为3:1,可见新6军之强。
国军新6军重炮部队到了四平保卫战期间,可能很多人都说国军新1军打的很好。确实在四平战役中新1军步炮协同做的很好(炮兵敢在步兵前沿米处开火),一时间让我军难以招架,但真正影响保卫战走势的还是新6军。
在保卫战最后阶段,廖耀湘的新6军赶到威远堡门,先头部队65团一个团直接突破南满3纵的防线,可见其战斗力之强。后来在廖耀湘的回忆录上也能看出当时的他有多春风得意:
“威远堡门(之战)不仅给我个人带来了嚣张狂妄的气焰,也给整个新6军的所属各部队带来旺盛的士气。对新6军而言,可以说威远堡门之战斗开启了顺利进犯四平与长春的端绪。这个并不闻名也不为人所注意的小战斗,其影响是很深远的。”
被俘的廖耀湘廖耀湘偷袭威远堡得手是林总所想不到的,当时的林总和东野宣传部长陈沂也对此评价很高,陈沂在其回忆录中说道:
“当时三纵是打得英勇顽强的,给敌人以不少杀伤。但三纵没有估计到,‘前总’也没有估计到新6军美械装备的优势,特别是他们机械化运输的优势。他们以小部队和我三纵在阵地上厮杀胶着,大部队悄悄地用辆汽车装运强行冲破防线。”
林总也是补充道:
“和平空气,在我们今天的东北是最害人的。我们对全部美械装备的敌人还是估计不足,三纵的防线被新6军迅速突破,影响保卫战的全局,这是最大的教训。”
保卫四平的我军,是日械装备总的来说,无论是在军官们的作战经验和临场指挥,以及下面作战士兵的作战经验和武器装备上.,我军都要落后于刚从缅甸和正面战场过来的国军“将”和“兵”,但正如杨国夫将军所说,国军别看武器准备强,但战斗意志弱,缺乏信仰,部队内部腐败严重,假以时日我军必能迎头赶上。
果然在三下江南、四保临江以及年夏季攻势之后,东野通过大练兵以及正面实战经验的积累实力大为增进,而国军主力损失惨重,大量一线有经验战斗人员伤亡或被俘(部分加入我军),导致部分补充而来的新兵和年的相比,战斗素质直线下滑。
在年以后被俘虏的国军部队雨田君说在网上很多人的眼中,始终戴着一张有色眼镜看着在东北作战的东野。他们认为东野武器装备,人员素质都要高于国军,却还打得这么艰难,企图来磨灭东野在解放战争中的贡献。却不知道,东野也是在战斗中,从弱到强而来,看看年杜聿明麾下的国军精锐有多强,就知道东野在东北的斗争都多不容易。
因此切莫被网上段子所迷惑,而忽视前辈们在为解放全中国所做出的牺牲……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