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高铁看中国行走哈大高铁,乘高寒高铁

中科白癜风医院用疗效说话 http://m.39.net/pf/a_6169106.html
                            

在华夏大地,一条条高铁线纵横穿越,连接起辽阔疆土的锦绣河山,见证着国家的发展前行。《新闻联播》从10月1日起推出《“十三五”成就巡礼坐着高铁看中国》系列报道,沿着四通八达的高铁网,讲述神州大地的发展故事。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全国五分之一的粮食产自这里。今年,东北地区的粮食将再获丰收,国庆、中秋双节长假的第三天,央视总台记者带你行走哈大高铁,乘高寒高铁穿越东北粮仓,看看东北黑土地的新变化、新发展、新面貌。

跟随高铁司机视角

体验哈大高铁速度

贼拉滴快!

↓↓↓

01

走进世界首条高寒高铁

哈大高铁是世界上第一条高寒高速铁路,北起哈尔滨、南至大连,纵贯东北三省,全长公里,运行8年成功抵御百余场风雪。

哈大高铁形成以哈尔滨、沈阳、长春、大连等城市为中心的2小时经济圈;穿越东北平原粮食主产区,辐射黑龙江双城和吉林德惠、四平等国家重要的东北粮食生产基地,为东北大粮仓铺就一条高速“绿色人流传输带”。

揭开“雪国列车”神秘面纱

年12月1日,哈大高铁开通运营,姜宏岩作为首发列车长曾面对众多质疑:“高寒情况下列车能否高速行驶?”“哈大高铁到底稳不稳?”

当时她从容应答:“冬天的哈尔滨有零下40摄氏度,但列车经过技术突破可高速行驶,平稳度也是可以保证的。”这是铁路人的底气,也是中国人的底气。

当被问到哈大高铁内应急措施时,姜宏岩摇头:“从来没打开过。”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标准,高寒车体在世界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这就是实现了技术突破的“高寒车体”。

先进的高铁融雪除冰装置对动车组各重点部位进行低压温水喷扫,可全方位快速剥离、融解转向架上的积雪结冰,全面清除动车组转向架积冰积雪,加快动车组上线效率,为旅客提供充足运力保障。

02

银龙穿越东北大粮仓

这是长年行驶在哈大线上的一名轨道车司机创作的说唱歌曲,记录的是哈大高铁开通后给东北地区发展带来的变化。

国庆期间哈大高铁每天开行动车组超列,迎来送往的旅客量总计超过万人次。

高铁不仅缩短了东北三省主要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也让现代农业技术走进田间地头。今年的国庆假期,农民企业家于伟是在一列列高铁上度过的,他把育苗基地都建在了高铁沿线。

乘着哈大高铁一路向北,千里沃野,稻谷飘香。位于松辽平原腹地的吉林省梨树县,玉米已经开始大面积收割,今年,吉林省玉米产量将连续八年达到亿斤以上。

今年,尽管经历了疫情、洪涝、台风等多重考验,东北地区粮食总产量预计将达亿斤左右,占到全国秋粮比重超过1/3。

自哈大高铁建成通车以来,沈阳至大连线每年可增加超过1万吨货运能力,沈阳至哈尔滨段可增加多万吨货运能力。又到了一年中北粮南运的高峰期,这几天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长春货运中心副总经理杜永平尤其忙碌。

“东北的粮食连年丰收,从我们中心运往全国各地的粮食每年近15%的增长。”他说。

今年,铁路部门首次开行了直达粮食班列,这趟即将发车的专列运到上海和华东地区只要5至7天。

国庆期间,每天,哈大线上有16万吨粮食发运全国各地,与全国人民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

03

高铁助跑老工业基地

钢铁是如何炼成的

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这些年也有了新发展。随着国家高铁事业的发展,高铁钢轨应运而生,全国铁路网中,每10根高铁钢轨,就有7根产自鞍钢。可以说,中国有铁路的地方就有鞍钢钢轨。

在“一带一路”沿线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鞍钢生产的钢轨都已经安家落户。一根根钢轨驶向高铁施工现场,成为高铁列车快速平稳运行的基石。

高铁动车如何制造

高铁列车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几十万个精密、复杂的零件是如何变成一列神奇、舒适的高铁列车的?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脚步,来到复兴号的“娘家”看看高铁动车如何制造吧!

04

G47次列车上的意外之喜

李雪琴等组团回东北

10月3日在哈大高铁上,有一支由东北老乡组成的“哈大高铁探亲团”,当中有一个“东北老妹儿”相当能唠,她就是李雪琴。

“大家好,我是李雪琴。”一段经典开场,雪琴闪亮登场,今天她坐着哈大高铁列车回老家看看老妈,顺便跟网友们唠唠嗑。

同样是东北人的央视记者顾国宁和“普通话专业八级”的李雪琴交流起来完全不费力。李雪琴说:“大学四年,我周围所有人都学会了东北话。”她说自己特别爱坐高铁,因为“舒服,光景还好”。

车厢里的“年代秀”换装

大连开往哈尔滨的G47次列车上,央视新闻主播、黑龙江小伙儿顾国宁现场换装铁路制服,与乘务员聊聊那些你不知道的“铁路记忆”。

从上世纪60年代

“铁路蓝”军装式制服

到上世纪80年代

西服样式的制服

再到90年代的“94式路服”

路服设计、做工越来越精良

在“94式”路服的基础上,铁路制服又历经了98式、式、式三次小改款,更显稳重大气,更加顺应时代的发展。

式铁路制服肩章及领花被取消,衬衣变成了白色,帽子以及帽前路徽也有了不同设计。

从“军装款”到“国际范儿”,铁路制服越来越有时代感,但那抹“铁路蓝”仍是几代人割舍不掉的美好记忆。

年,衬衣颜色从白到蓝,肩章回归,搭配定制路徽纽扣,新款“铁路蓝”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心中深藏“铁路蓝”情节的铁路人见证了中国铁路发展壮大,制服多变,但铁路人服务人民的初心不变。

05

铁路变迁见证中国发展

现在与过去相比,铁路的变化真是太大了,高速、舒适、便捷,已成为高铁时代最亮眼的铁路客运标签。

从蒸汽机车的浓烟滚滚

到内燃机车的马达轰鸣

到电力机车的功能强劲

到“和谐号”动车的轻盈快捷

再到“复兴号”国字品牌的华丽登场,中国高铁迈出了“从追赶到领跑”的关键一步。

火车站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哈尔滨站↓

现在的哈尔滨站↓

老大连站↓

现在的大连站↓

老长春站↓

现在的长春站↓

老沈阳站↓

现在的沈阳站↓

过去的人工检票↓

现在的智能化自助检票系统↓

过去排队购票难↓

现在线上线下智能购票↓

过去人工手检↓

现在机器智能检测↓

过去的餐车↓

现在的餐车↓

过去的送水服务↓

现在车上热水不间断↓

过去的车厢↓

现在的车厢↓

还有他们,也变了模样

过去的机车司机↓

现在的机车司机↓

过去的车站值班员↓

现在的车站值班员↓

过去的列车乘务员↓

现在的列车乘务员↓

从当初“走得了”,到现在“走得好”

铁路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回顾铁路百年历史

见证时与速的变迁

编辑:史笑雨

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铁道、澎湃新闻、现代快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52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